——寫給第一次考慮「放手」的爸媽
每次幫孩子找寒假營隊、暑假營隊,我最在意的不是活動多精彩、行程多豐富,而是——他能從中學到什麼,是課本上的學問,而是生活裡的挑戰的能力,
每到寒暑假,家長之間最常聊的話題就是「要報哪個營隊」。有人搶報科學營、手作營、運動營,也有人選擇英語村或程式營。坦白說,我也是對營隊情有獨鍾的媽媽,我這次揪團了一團上次我兒子暑假因為滿班而沒報到的Beyond Education 超越教育的兩天一夜體驗,考慮寒假來參與他們的正式營隊。
「Beyond Education 超越教育」在苗栗卓蘭舉辦的雙語野放營,我跟團隊討論出營隊主題是「永不放棄 Never Give Up」。這幾個字聽起來簡單,但我想讓孩子親身體會的,不是「喊口號式」的堅持,而是在真實生活裡練習面對困難、不害怕失敗的力量。
這次參加的契機,說來有點緣分。
內容目錄
Toggle我與 Beyond Education 的相遇
我會認識這個團隊,是因為我的兩位朋友都在教育領域工作,他們常聊起一位來自美國、在台灣推動創意教育超過二十年的老師——Jhon Stephenson。他是 Beyond Education 的創辦人,後來也變成我兒子的朋友(不是我朋友,是我兒子的朋友)一個總是帶著笑容、對孩子充滿熱情的教育者。朋友說:「你一定會喜歡他的理念,因為他不只在教英文,他在教孩子怎麼生活、怎麼面對挑戰。」
Jhon每次聊到孩子學習的未來方向時,他說:「學習不該只是知識的輸入,而是讓孩子透過經驗去發現自己的可能。」所以要讓他們在安全並且有大人引導的狀況下去挑戰,他舉了個例子:有個孩子因為怕髒,不願意在戶外玩,後來參加營隊時學會了升火、煮飯、合作,最後興奮地跟爸媽說:「我會自己煮飯了!」他笑著說:「那一刻,他學到的不是烹飪,而是相信自己能做到。」

那樣的教育,不是靠說教,而是靠陪伴與引導。那一刻,我就知道——這是我想讓孩子去體驗的學習方式。
這不只是營隊,而是一場「生活裡的教育實驗」
Beyond Education 在台灣、美國、馬來西亞都有教育據點。團隊成員多半是長期在學校、補習班任教的外籍與中籍老師,他們熟悉台灣孩子的學習習慣,也懂得怎麼在活動中引導孩子表達自己。

這次的苗栗卓蘭營隊,設計給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參加,採小班制、師生比約 1 比 4。這個比例讓我覺得特別安心。因為戶外活動的變化多、節奏快,如果一位老師要顧太多孩子,往往難以照顧到每個人的狀況。1 比 4 的設計意味著——每個孩子都能被看見、被陪伴,也有足夠的安全照護。
營隊主題「Never Give Up 不放棄」從名字就能看出精神。他們不是要孩子成為超人,而是讓孩子在錯誤與挑戰中學會「再試一次」。
Hash Run 捷兔:把世界最瘋狂的越野派對,變成孩子的勇氣課
這次營隊的亮點是改編自全球知名的戶外運動「Hash Run 捷兔」。

Hash Run 原本是1938年由英國人在馬來西亞發起的越野追逐遊戲,一位「兔子」會在山路上留下記號,其他人(被稱為獵犬)要根據線索邊跑邊找正確路線。跑錯沒關係,迷路反而是樂趣的一部分。這項活動強調合作、探索與幽默,被譽為「有跑步問題的飲酒俱樂部」,如今在全世界已有超過2000個分會,成為結合運動、社交與冒險的派對文化。
Beyond Education 的團隊,把這個成人的遊戲改編成專屬於孩子的「教育版本」。
沒有酒精、沒有惡作劇,取而代之的是「定向解謎 × 品格教育 × 雙語學習」。

孩子們被分成混齡小隊,每隊都有一位「兔子老師」在山林間留下線索與任務。孩子必須透過觀察、討論與推理,找出正確路徑,過程中要不斷溝通、合作與面對錯誤。有的標誌是真路,有的則是陷阱。孩子得一次又一次試錯,一次又一次討論。這正是他們最自然的學習過程。

一位曾參加過的孩子說:「我一開始選錯路,大家都怪我,但老師說:『沒關係,我們只是找到多一條錯的路。』後來我又帶他們找到正確方向,大家都歡呼。」
那一刻,孩子學到的不是「找對答案」,而是「錯了也沒關係,只要一起走下去」。
野外挑戰:讓孩子從「動手」中學「動腦」
除了 Hash Run,這次的營隊還安排了野外求生挑戰。孩子們要自己動手升火、煮午餐、製作濾水架、搭繩結與竹木結構,完成一系列生活任務。
對城市裡長大的孩子來說,這些都很新鮮也很不容易。第一次升火時,有孩子怎麼吹都點不起來,煙燻得眼淚直流。老師沒有急著幫忙,只問:「你覺得火為什麼滅?」孩子思考後重新堆木頭、換方向,最後火苗竄起,他興奮得喊:「我成功了!」
這樣的「試錯」循環,是 Beyond Education 最珍惜的學習歷程。
他們相信,學習不在於一次就成功,而是願意一次又一次去嘗試。
雙語學習:不是補習,而是勇氣的練習
我最喜歡 Beyond Education 的地方之一,是他們對「雙語」的定義。

他們不是要孩子在短時間內「學會英文」,而是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「敢用英文」。
老師們會在任務中用英文互動:「Hold the rope!」「Follow the mark!」「You can do it!」孩子不需要背單字,也不會被糾正文法,只要能表達意思,就是一種學習。
有個從沒參加過雙語活動的小女孩,第一天一句英文都不敢講,第二天她主動對老師說:「I found the sign!」那一刻,她不只是說出一句話,而是突破了心裡的恐懼。
這樣的語言教育,不是教技巧,而是教勇氣。
老師,是教育的靈魂
Beyond Education 的師資,是讓我最有安全感的部分。
外籍老師多數長期在台灣教學十年以上,對孩子的個性、家庭文化、學習習慣都很熟悉;中籍老師則有豐富的教育現場經驗,能在孩子緊張或挫折時用中文安撫、引導。兩者搭配自然又互補。
我問 Jhon:「為什麼要這樣組成團隊?」他說:「因為我們希望孩子學的不只是語言,而是跨文化的理解。孩子要知道,世界上有不同的人、不同的思考方式,但合作能讓大家更強。」
這句話讓我非常感動。那不是一句口號,而是一種教育哲學。
給自己,也給孩子的一次練習:放手與信任
作為家長,我仍然會擔心。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離家外宿、第一次在山裡過夜。報名前,我腦中閃過無數「萬一」:萬一他哭了、萬一他迷路、萬一他吃不飽。
但 Kelley(營隊經理)在說明會上說:「焦慮是正常的,因為那是愛的另一種形狀。我們希望家長能放心,因為孩子並不是被放在未知中,而是被妥善照顧著。」她解釋所有安全機制、通訊流程、緊急應變措施,讓我感受到這不只是教育團隊,而是一群真正懂孩子、懂家長的教育者。
最後我對自己說:「這次,讓他去吧。」
因為有時候,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們的陪伴,而是我們的信任。
我期待他帶回來的,不只是回憶
這兩天一夜的營隊,也許不會改變孩子的一生,但我相信,它會在他心裡種下一顆種子。那顆種子叫「我可以」。
當他未來遇到困難、被拒絕、或在某件事情上失敗時,也許會想起那天在山裡追兔子的經驗,想起自己跌倒又站起的樣子,想起那句話——「Never Give Up」。
我想,那就夠了。
教育,不一定發生在教室裡。
有時,它藏在泥巴裡、藏在風吹的樹林間,也藏在孩子抬頭笑的眼神裡。
這次,我選擇 Beyond Education,不只是為了讓孩子「去玩」,而是希望他能在玩樂中學會生活、學會合作、學會相信自己,我自己也實際去做了場地勘查!

他不需要成為最厲害的孩子,但我希望他成為一個願意再試一次、不輕易放棄的人。
而我,也會在這趟旅程裡,學著放手,學著相信。
這大概就是為什麼,我會選擇這個團隊,和這場營隊。

超越教育Hash Run Camp報名表
超越教育營隊以開發培養品格、價值觀、天賦為核心的國內外營隊。10年以上營隊策畫執行,參與人次達3000以上,具國際學校、私立學校、自學團體、教育機構長期合作經驗。12年美國升學輔導顧問專業經驗,協助200+孩子申請至全美前5%大學並取得高額獎學金,讓更多學生獲得更充分資源獲得國際教育的機會。
Camp Beyond 營隊核心教育理念
專注在陪伴學生建構品格與價值觀,走出被分數定義價值的框架,全面支持孩子探索天賦,實踐「走學精神」堅持有意義的體驗,拒絕走馬看花的旅遊觀光行程,並以品格素養培養為營隊課程設計核心,全美語或雙語浸潤式學習,激發孩子快樂學習的動機!
【日期】1日營(12/20) 2日過夜營(12/20-12/21)
【報名年齡】6~12歲。
【語言程度】不論英文程度如何皆可參與,鼓勵孩子開口嘗試說英文,依據孩子的情形給予雙語協助!
【報名程序】
Step 1. 填寫報名表 <<<< 點此報名 >>>>
Step 2. 加入官方LINE (這將會作為營隊期間的主要聯絡窗口)
Step 3. 官方LINE中: 超越教育確認家長住宿選擇,提供繳費資料,完成繳費
Step 4. 繳費完成提供表單填寫詳細保險與學生資料
Step 5. 12月初: 線上行前說明會
《孩子,你爸也在學》#005 在大自然裡學「不放棄」,親子雙語野放,讓孩子在玩樂中長出勇氣 來賓:Beyond Education 超越教育 營隊經理 Kelly
《孩子,你爸也在學》#006 學會放手,是對孩子最溫柔的信任,家長練習放手,焦慮,是愛的副產品,只是當讓焦慮主導行動,孩子就無法成長,來賓:Beyond Education(超越教育)營隊經理 Kelly
Views: 4

Hello, 我是珊迪兔
作家|Podcaster |講師|居家創業者
我是⼀個媽媽,也是陪你精算⽣活創造理 想⼈⽣的珊迪兔,是Podcast Podcast 頻道《精算 媽咪的家計簿》主持⼈,在頻道當中分享 『家庭理財』X『斜槓創收』X『⾃我成⻑』三個攸關 家庭幸福的領域,利⽤育兒空閒時間錄製 、寫專欄,2020 年創⽴創⽴媽媽學習平台 Mompower媽媽商學院,協助上千名媽咪們財務安全、⼼靈⾃由,幸福⽣活。
講座及其他合作請洽:sandy2family@gmail.com